首页 >> 论坛 >> 转贴
 
带你看懂日本浮世绘

骏骏 (发表日期:2017-07-18 19:01:16 阅读人次:1316 回复数:0)

  带你看懂日本浮世绘 一定要知道的四大名家和二十五幅名画

  
说到日本的传统美术,最先能想到的应该是“浮世绘”吧。浮世绘,或是被刻在木板上,用来多次印刷;或者直接由名家手绘而成;另外,它还曾经被用来做书的插画之用。浮世绘,构图简洁明快,重点突出,一副副作品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实浮世绘的历史并没有那么悠久,它大概兴起于日本的江户时期(1603年~1868年)。不过浮世绘上承日本传统“大和绘”,又对后世的日本美术,甚至是世界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说梵高、莫奈都曾受到过日本浮世绘的影响。这篇文章里我们就通过对日本浮世绘的“四大名家”及他们作品的介绍,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浮世绘。

  


  


  
在介绍画家之前,先说说“浮世绘”这个名字的由来。“浮世”,本是一个汉语词,用来指浮沉聚散不定、枯荣无常的人世间。这个词到了日本,除了这个原意外,又被附加上了”既然世道无常,不妨及时行乐“的这种享乐思想,”浮世“于是又跟变幻莫测的男女之情、花街酒巷的露水夫妻产生了联系。所以,反映”无常的世道“的绘画——浮世绘,其内容题材涉及自然十分广泛,有关现实生活的、有关历史故事的、有关宗教传说的,应有尽有;而这其中占有极其重要位置的则是,在爱情故事中出现的俊男靓女。

  


  


  
喜多川歌麿(1753?~1806),擅长“美人绘(画)”,又特别以锐意创新而出名。在喜多川歌麿之前,浮世绘中就存在“美人绘”这个题材,也出过几个著名的画家。例如,菱川师宣、铃木春信、鸟居清长等人,他们笔下的美人多为身材苗条的清纯少女,构图也以少女的全身像居多。可到了喜多川歌麿这里,画风一变,他通过画半身像、胸像,突出地对女性丰富的表情、瑞丽的容貌进行重点刻画,于是画中美人开始变得丰满、市侩,却又风情万种,韵味十足。于是,这种画法取代了传统的“美人绘”的画法,还拥有了一个专门的称呼“大首绘(日语中的“首”,是脖子、头的意思。)”。于是,先就有了我们说到浮世绘脑力里立刻就会出现的日本江户时期的“帅哥”、“美女”们的“大头照”。

  


  


  


  
在喜多川歌麿之前,美人绘多反映风月场上的女子,或者花魁,喜多川歌麿的美人绘里,还又增加了一般市井中的妙龄女子。喜多川歌麿也不仅仅反映她们的容颜、外貌,更注重探寻她们的生活、性格、喜怒哀乐。

  


  


  
值得一提的是,喜多川歌麿还极具不惧权威的反抗精神。喜多川歌麿的作品,追求对女性“美”的反映,经常过线,跨到肉感的世界,被江户幕府视为“扰乱风纪”的先锋,对他的创作进行限制。对此,喜多川歌麿却迎难而上,用画表字,编制字谜,来跟幕府对着干。在他晚年,他还创作了一副《太阁五妻洛东游观之图》,反映前朝的“太阁”丰臣秀吉跟他的五个妻妾游乐之景。要知道,在当时的,以前朝的大佬丰臣秀吉作画可是被禁止的。再加上,喜多川歌麿的这幅画,还涉嫌“以古讽今”,被幕府怀疑此画的用意是讽刺当时的将军德川家齐。喜多川歌麿,也因此获罪,被投入狱中。这位最擅长画美人的大师,还有一把硬骨头。

  


  


  
说完了擅长“美人绘”的喜多川歌麿,我们再来说一下专画“役者绘”的东洲斋写乐。所谓“役者”,就是演员的意思,这里说的“役者”指的是日本的传统舞台形式“歌舞伎”演员。话说这位,东洲斋写乐可是一位神秘人物,不但他的真实身份不为人所知,他活跃的时期也仅仅只有1794年5月~1795年3月这短短的10个月。也许你会好奇东洲斋写乐的活跃时期为什么可以精确到月份,这是因为他画里的歌舞伎演员都是有名有姓的,并且都是拌着当时正在上演的各个剧目里的装束。而哪位演员拌的哪出剧目是在哪年哪月上演的,都有详细的记录,这样东洲斋写乐的“役者绘”的创作时间也就能被确认了。不要看东洲斋写乐只在浮世绘花坛上活跃了10个月,他可是留下了145幅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也被称为“迷之浮世绘师”。

  


  


  
东洲斋写乐的役者绘,跟喜多川歌麿一样,也是对人物的脸部进行特写。不过,东洲斋写乐在他的画作中一心描绘演员们的面部特征,除了细致、精准地描绘表情、动作外;他还使用了夸张、放大的手法,表现人物的眼部皱纹、鹰钩鼻、甚至是下巴突出。东洲斋写乐的画作,如此大胆地抓住了人物的面部特征,给当时看惯了“五官端正”的役者绘的人们的审美带来了一番冲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也就是这个特点,让东洲斋写乐吃了亏。浮世绘的画师们以卖画为生,画得不到大众的喜欢,自然也就卖不出去。东洲斋写乐的画虽然独树一帜、独特、有冲击力,可却不大符合将“歌舞伎”演员们视为偶像的浮世绘买家们的心理。想想也是,谁会希望自己偶像的面部上的小瑕疵被放大到无法忽视呢。再加上被东洲斋写乐“丑化”了的演员们,似乎也不大喜欢他的作品,所以东洲斋写乐的画就越来越不好卖,最终他在浮世绘这一行里混不下去了,也就推出了画坛。东洲斋写乐退出了画坛,他的影响力却一直没有消退。据说,他还曾被某德国学者赞为跟伦勃朗、鲁本斯并列的世界三大肖像画画家。不过这位活跃在19世纪初期的德国学者的名气似乎不怎么大,如此重视这个评价应该还是日本人努力给东洲斋写乐贴金的结果吧。

  


  
与仅在浮世绘画坛活跃了10个月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公认的史上最著名的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1760~1849)。这位活到了90岁的葛饰北斋,一生创作了三万余份作品。他的画作涉猎范围广泛,几乎无所不画,一生的经历堪称传奇。葛饰北斋年轻时在师从胜川春章学习浮世绘的同时,还跟随宫廷画师辈出的“狩野派”画家狩野融川、彼时西洋画的名司马江汉,甚至还从中国的《芥子园画谱》中汲取营养。后来师傅胜川春章因为他“入旁门左道”而将他逐出师门。为生活所迫,葛饰北斋为人画过灯笼、团扇,还走街串巷当过小贩。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将自己的创作活动继续下去。葛饰北斋对绘画十分的热爱,据说他在临死前感叹,要是再让我活上五年的话,我一定能把我画的东西都赋予生命。

  


  
葛饰北斋虽然一生画过3万多幅画,可他的却穷困潦倒了一辈子。据说这是因为他一心作画,对金钱毫无兴趣,别人送来了润笔费就随手放在一边,米商、柴商上门来要钱的时候看也不看就把钱给他们。葛饰北斋一生换过30个号,例如「春朗」「群馬亭」「宗理」「可侯」「辰斎」等等,有人说他如此频繁更换号的原因是不愿意享受自己的名人效应,每每尝试新的画风的时候总以一种出道新人的状态来挑战市场。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葛饰北斋喜欢把自己的号卖给徒弟,其经济拮据程度可见一斑。

  


  


  
葛饰北斋传世的作品众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富岳三十六景》。《富岳三十六景》是一套从各个角度描绘富士山的版画画集,原计划一册三十六张,结果由于大受好评,又加画了十张,共计四十六幅。而这其中,又以《凯风快晴》(俗称:赤富士)、《神奈川冲浪里》最负盛名。《神奈川冲浪里》甚至堪称世界最知名的日本绘画作品,激起千堆雪的满天碧浪之动,与紧紧趴在船身上的船夫之静形成鲜明对比,而激起的漫天浪花又仿佛雪花一般,仿佛就要落在远景小小的富士山上。

  


  
除了画富士山,葛饰北斋还曾画过一套《诸国名桥奇揽》,描绘了当时日本的11座新奇、有趣的桥。其中的《飞越边境的吊桥》(飛越の堺つりはし),描绘的是连接“飞騨”和“中越”两个地区的一座没有扶手的吊桥,樵夫身背打来的柴,他的妻子跟在后面,两人把桥压得弯弯得,桥下是万丈云海,更增加了画面的紧张气氛。远处有“众鸟高飞”,山头还有小鹿在“食野之苹”。画面一张一弛,构图巧妙。

  


  


  
葛饰北斋的风景画名声远播,他的其他题材的作品也不胜枚举。例如,他曾经为了教授学生画画,而创作了一册《北斋漫画》。可是这册本为教学之用的“教辅材料”,却大受各行业手工艺人们的好评,人们纷纷把它当做发现创作灵感的手册,一时间《北斋漫画》受尽了追捧。这本包罗万象的画册画册,即使是现在看来也是妙趣横生,不禁令人感叹葛饰北斋之创意与才华。

  


  
提到浮世绘中的风景画,除了葛饰北斋,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江户末期的著名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1797~1858)。歌川广重虽然也涉猎美人绘、役者绘等,但是他最为人所知的要数描绘各地名胜的“名所绘”,而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两大系列《东海道三十五次》和《名所江户百景》。

  


  
名所绘,描绘的是日本各地的风景名胜,也是浮世绘的一个重要的题材。江户时期,日本的道路交通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有越来越多的商人、庶民获得了更多的出行机会。于是,市面上便出现了大量游记、名胜指南等等,浮世绘中描绘各地名胜的题材也就在同一时期兴盛起来。

  


  
先来说《东海道五十三次》。“东海道”在江户时期指的是从东京(江户)到京都的这一段道路,这个名称还被沿用下来,所以有了“东海道新干线”之说。在江户时期,连接幕府将军所在地的江户,和天皇所在地京都的东海道自然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繁忙的交通要道。据说,歌川广重就是在1832年,跟随幕府给天皇进献良马的队伍,沿东海道,从江户走到京都的。东海道沿途共有五十三个驿站,再加上出发地——江户的日本桥,和终点——京都的三条大桥,歌川广重将它们一一画下来,就组成了这套《东海道五十三次》(共55张)。

  


  


  
《东海道五十三次》中最出名的要数描绘第四十五站的庄野(现三重县铃鹿市)的《庄野 白雨》。这幅画描绘的是,伴随着狂风而来的骤雨,突然袭击了路人们的情形。往来于山坡上的路人,因为大雨的来领行色更加匆匆,远处中高高的竹林被狂风吹得左右摇摆。两组竹林的剪影,颜色一深一浅,增添了画面的纵深感。

  


  
《名所江户百景》顾名思义,描绘的则是当时江户(现东京)的百处著名景点。这套作品是歌川广重晚年创作的,堪称他的集大成之作。作品构图新奇,歌川广重还大胆尝试了透视法、俯瞰视角等手法。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西方的画家还受到了这套作品的影响。据说,莫奈的《睡莲吃喝日本桥》就是受到了描绘江户的天满宫、太鼓桥的《龟户天神境内》的影响;而同为印象派大师的詹姆斯·惠斯勒的《老巴特西桥》则是受到了描绘京桥以及京桥周围竹制品作坊的《京桥竹岸》的影响。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浮世绘的“四大名家”,善画楚楚可怜的女子的铃木春信,钟情于武者绘、还曾创作过水浒传人物系列的歌川国芳等等,闻名于世的浮世绘的画家还有很多。就题材来说,除了“役者绘”、“美人绘”、“名所绘”之外,也还有描绘戏剧舞台的“芝居绘”、描绘古典诗歌场景的“和歌绘”等等不胜枚举。至于说到对世界美术的影响至深,还不能忘了曾在2013大英博物馆办过专场展出“春宫画”。浮世绘的故事,我们有机会再接着慢慢聊。

  


  


  


  


  
- END -

  
来源 https://kknews.cc/culture/yapvl2k.html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Copyright ◎ 2017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