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汇集 >> 开卷有益 >> 权威解释
 
维基百科:日本文化

开卷有益 (发表日期:2017-07-29 11:18:12 阅读人次:1049 回复数: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是指在日本列岛上形成的在关于思想、行为、生活、教育、信仰及价值观等等的一系列实体或非实体的事物或象征。

  
公元四世纪至九世纪,朝鲜半岛的移民(渡来人)为日本带来东亚文化,这包括其书写系统—汉字。往后日本的遣隋使和遣唐使为日本带来了汉传佛教文化,如花道、茶道和香道都是伴随着汉传佛教传到日本的,是日本传统艺术的重要一环。十世纪左右,日本与东亚大陆的交流变少,开始孕育出国风文化。十六世纪中叶,欧陆文化传到日本,后来因贸易保护政策和基督教禁令,使欧陆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停滞。直至十九世纪,日本在美国的外交压力下签署日美神奈川条约(日美和亲条约),开放了下田及箱馆两港口通商,欧陆文化在日本才得以重新复兴,后来更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一员。

  
由于日本之于东亚大陆的地理位置,日本文化常常被划入东亚或儒家文化圈文化之中,但始终存在争议。美国保守派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在1993年发表的文明冲突论中,认为日本文化独立于东亚自成一体,应并列为世界九大文明之一。而日本历史学家与那霸润则认为日本文化是东亚大陆文化的延伸,并着重于唐朝文化的色彩,只在些许方面有差异。

  
目录

  
1 历史

  
2 音乐

  
3 文学

  
4 建筑

  
5 艺术

  
6 庭园

  
7 宗教

  
8 竞技运动

  
9 政治

  
10 语言

  
11 料理

  
12 流行文化

  
12.1 美少女文化

  
13 次文化

  
13.1 漫画

  
13.2 动画

  
13.3 电子游戏

  
14 参考来源

  
15 外部链接

  


  
历史

  
日本为一岛国,地处东亚大陆的东北面,与朝鲜半岛、满洲及西伯利亚相隔着日本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文化一直与东亚大陆文化保持着自身独特性。日本一方面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同时有自身的特色。自公元4世纪到9世纪,就有渡来人带来东亚文化。往后日本的遣隋使和遣唐使为日本带来了汉传佛教文化,如花道、茶道和香道都是伴随着汉传佛教传到日本的,是日本传统艺术的重要一环,并称为日本的“雅道”[1]。随后到十世纪左右,日本与东亚大陆的交流变少,开始发展具有独自特色的国风文化,而京都则成为日本的文化中心[2]。16世纪中叶,欧陆文化传到日本,后来因贸易保护政策和基督教禁令,使欧陆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停滞。直至十九世纪,日本在美国的外交压力下签署日美神奈川条约(日美和亲条约),开放了下田及箱馆两港口通商,欧陆文化在日本才得以重新复兴,后来更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一员。

  
明治维新时期,实施多项现代化改革,在掌握当时先进国家的学术及文化的同时,全国亦在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和都市化,国力大幅攀升。伴随着经济好景,国内文化生态亦有所起色,有大批杰出的文学作家及艺术家的出现。大正时期经济景气,这段时期日本引进了美国不少流行文化,如音乐、电影等。1920年代以后,日本法西斯政体确立,对外来文化实施严格的限制。战后,同盟国在日本实行民主化,放宽了日本对外来文化的限制,维持了其多元性。[3][4][5]近年来日本的文化迈向国际化,动漫和电子游戏在海外拥有很大的影响力[6][7]。日本目前共有17项世界遗产,其中13项是文化遗产、4项是自然遗产[8]。日本与英国和美国一同被誉为“世界文化大国”[9]。

  
音乐

  
主条目:日本音乐

  
日本的传统音乐被称为邦乐,包括了雅乐、声明、神乐、演歌等。邦乐的演奏乐器种类繁多如三味线、尺八、能管(横笛)、筝、笙、和太鼓等,琵琶由中国传入日本后,也发展出不同的形式。十九世纪末期,西方音乐进入日本,给日本音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昭和后期开始产生了融合西方元素与日本特色的卡拉OK和J-POP(日本流行音乐)[10]。

  
现代日本流行音乐基本上从日本传统音乐演变而成,当中的转变当中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摇滚音乐的兴起。1960年代,披头四和海滩男孩等组合启发了日本音乐界,于1969年组成的Happy End就尝试把摇滚音乐和日本传统音乐混合[11]。1970年代晚期,新浪潮开始,将流行音乐和摇滚乐合二为一的南方之星开启了J-POP的新一页[12],最终在1980年代末,J-POP取代歌谣曲成为日本流行音乐的主流[13]。1999年,16岁的新人歌手宇多田光发表了出道专辑《First Love》,销量达到了765万,打破了历史纪录,也带动了日本R&B曲风[14]。同年新人歌手滨崎步发表的第一张原创专辑《A Song for ××》连获三周销量冠军,知名度迅速上升,与宇多田光称霸了整个市场。在仓木麻衣出道后,三人并称为“平成三大歌姬”,在2000年代初席卷亚洲歌坛[14]。踏入2010年代,各个偶像团体均在日本音乐界获得成功,尤其以岚和AKB48最为突出。不同偶像团体所获得的大量奖项均令团体之间的盛况和激烈竞争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因而被称为“偶像团体的战国时代”[15][16]。另外随着电脑及软件技术的发展,VOCALOID和初音未来等虚拟歌手应运而生,并随着互联网而逐渐变得流行[17],甚至出现了虚拟歌手翻唱歌曲的演唱会[18]。

  
截至2011年,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实体音乐市场,市场年产值达31亿美元,占世界市场30%[19],而包括数位贩售在内的总唱片市场年产值也达到41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之25%,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20]。

  
文学

  
主条目:日本文学

  
《源氏物语绘卷》第20帖 朝颜

  
土佐光起绘

  
影响日本文学的类型和歌、短歌、俳句、川柳、连歌、诗句,此外歌舞伎对文学影响甚深。日本最早的典籍,如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等都是采用汉字书写,直到平安时代才出现了日本特有的假名文字。紫式部的著作《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以散文为主体叙事,织入近八百首和歌抒情、状物,使歌与文融为一体,行文典雅,被誉为日本物语文学的高峰之作[21]。和歌是日本特有、以假名写作的一种诗歌,通常由5韵、31个假名组成,形式短小、精炼,意蕴含蓄而悠远,追求表现禅的审美理想和美的境界[22],《万叶集》就是日本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享有“日本诗经”的美誉,诗集共二十卷,收录诗歌四千五百余首[23]。俳句也是日本独特的一种文学体裁,使用简约的文字抒发丰富情感,并唤起更多的联想[24],有“俳圣”之称的知名俳人松尾芭蕉[25]所写的《奥之细道》记载了他自江户城到岐阜县的旅程所见所闻及沿途景色,被视为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26]。明治以后,日本文学受西方影响,出现了夏目漱石、森鸥外、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太宰治,以及有“双村上”之称的村上春树及村上龙等知名作家。目前轻小说作品在日本也受到相当程度的注目。

  
日本有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分别是川端康成(1968年)和大江健三郎(1994年)[27]。

  
建筑

  
主条目:日本建筑

  
严岛神社创建于公元593年左右

  
日本建筑拥有久远的历史,最早在6世纪受到中国建筑的影响,佛教在传入日本时同时带入了中国隋唐的建筑技术与风格,大量兴建佛寺和宫殿,随后慢慢发展出属于日本的独特风格。自16世纪起,府邸和城楼取代佛寺成为主要建筑活动,城堡在江户时代已演变为地方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各大城市的富有人家也开始兴建不同规模与风格的府邸[28]。

  
日本在明治时代开始引入西方建筑技巧、材料和风格,建造与传统风格有极大差别的钢铁和水泥建筑[29]。二战前最早的日本建筑受到西方影响,材料、功能、结构和比例之间的关系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二战后,重建的城市与旧有的建筑样貌完全不同,逐而发展出现代的日本城市建筑风格。1950至1960年代奠定了日本建筑发展的基调,日本建筑师开始在早期基础上寻找日本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理念之间重叠的部分,互相替换[30],得出的成品既和西方建筑融为一体,但也有日本自己的特色[31]。同一时期,日本经济快速成长,许多城市建筑(例如东京铁塔)都是在20世纪中后期兴建的,当时是日本建筑粗野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兴盛时期,代表建筑包括在1961年落成的东京文化会馆[32]。

  
日本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日本传统文化的坚持以及东西方建筑风格之间的平衡是其较为重要的特点[30]。1991年,具后现代风格的东京都厅舍完工,掀起了日本的摩天大楼风潮,其后东京国际论坛大楼、六本木新城、东京晴空塔等地标性建筑逐一落成,标志着日本建筑已走出一条与西方建筑体系不同、充满本土色彩的风格,正式踏入一个新时代[30][33]。

  
艺术

  
主条目:日本艺术

  
1860年代的歌舞伎演出

  
日本传统的表演艺术有歌舞伎、能剧、狂言、文乐、漫才、落语等,当中歌舞伎起源于战国时代末期,拥有悠久的历史,是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内容多关于历史事件和恋爱关系的道德冲突[34],其特色在于演员只有乔扮女装的男性,在演出时扮演小姐、姑娘等年轻女性,连声音、姿态、感情也必须女性化,是日本最受欢迎的舞台艺术之一[35],也比能剧更大众化[36]。

  
同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乐是一种木偶戏,又名“人形净琉璃”,在1684年发祥于大阪道顿堀,并曾在18世纪掀起热潮,受欢迎程度一度压过歌舞伎[37]。文乐的表演内容是以描写严肃的内心故事为中心而发展出的长篇戏剧,有些作品需花费一整天上演。文乐的特别之处在于世界上大部分木偶剧都会隐藏操纵木偶的人,但在文乐中操纵木偶的人可以光明正大地出现在观众面前[38]。

  
葛饰北斋的浮世绘作品“神奈川冲浪里”

  
日本绘画有单色画和双色画之分,而浮世绘是日本画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浮世绘是江户时代以江户为中心发展的版画艺术,初期的浮世绘多为多色印刷木版画,直到十八世纪中叶以后才发展到精致的多色套印[39]。江户末期,日本人对西方世界的兴趣上升,描写外国人日常生活的浮世绘数量急升。当时交通和通讯均不发达,浮世绘还发挥了向各个地方传递资讯的作用:歌舞伎演员去世、自然灾害、犯罪等社会新闻都成为浮世绘的创作题材,描绘大名鼎鼎的武士、怪谈里的幽灵和妖怪的浮世绘也十分受欢迎。[40]浮世绘对西方的印象派艺术产生了不少影响,江户时期的画作是目前各国收藏者的热门[41]。

  
日本漆器工艺在世界享负盛名,“japan”一字除了解作“日本”,亦为漆器之意[42]。日本漆器的特色是以金银作为装饰花纹,即所谓的“莳绘”,以金、银屑嵌贴于漆液中,干后推光处理,表现出极尽华贵的金银色泽,有时并以螺钿、银丝、沈金嵌出花纹花鸟草虫或吉祥图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43]。日本的现代漆器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创新,融入了不少抽象的艺术技法,也能够反映日本人精致细腻的民族特点。漆器在日本由建筑装饰到家具和餐具都经常使用得到,其工艺技术也广泛用于陶瓷、液晶电视面板和电源开关等不同的领域上,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44]日本较有名的漆器包括越前漆器、木曾漆器、轮岛涂和镰仓雕等[45]。

  
花道、茶道和香道都是伴随着汉传佛教进入日本的,现在已在日本扎根,成为了日本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称为日本的“雅道”[46]。

  
庭园

  
主条目:日本庭园

  
兼六园为日本三名园之一

  
日本传统的庭园又称为和风庭园,可见于日本寺院、大名屋敷的庭园迹、政治家・实业家邸宅迹、公共施设的敷地造型。兼六园、后乐园与偕乐园被称为日本三名园。

  
日本庭园是依循日本神道、佛教或禅宗中自然与人的关系之哲学所创造的庭园。普遍具有简单、不对称设计的特色,以修剪过的常绿树为主,通常包括桥梁、岩石、踏脚石、有耙纹的砂砾地以及石灯笼,以营造一个用来冥想和沉思的环境。

  
宗教

  
主条目:日本宗教

  
神道与佛教是日本的主要宗教。现在大多数日本人心理上并没有特定的宗教信仰,但是日本人生活中的许多仪式和活动都与神道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婚礼、丧礼等[47]。《日本书纪》记述,佛教于552年传入日本[48],其后在圣德太子的积极推广下在日本迅速传播开来[49]。神道教则是在日本本土所发展出来的宗教,神社是祭神的场所,神道教认为自然界万物皆为神[50]。目前最多日本人信奉神道教,佛教排第二[51]。

  
天主教在1549年进入日本,至17世纪初大约有75万名教徒。然而后来德川幕府实行禁教政策,直到19世纪后期,美军强制日本开放贸易与外交的黑船来航事件以后,传教活动才再次兴盛于日本,现在日本经过正式受洗的基督宗教教徒不超过总人口的1%[52]。

  
竞技运动

  
主条目:日本体育

  
日本职棒比赛

  
日本自古以来即重视各种武术,相扑是日本的传统运动,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已有记载,且有“国技”之称[53]。现在日本每年举行6次大相扑竞赛;相扑运动员被称为“力士”,其中等级最高者为“横纲”。此外柔道、空手道、剑道和弓道也是日本的传统体育项目,拥有很高的地位。柔道、空手道甚至影响了不少外国武术,如韩国的跆拳道就是来自空手道[54],柔道则影响了巴西柔术[55]和俄罗斯擒拿术[56]。

  
明治维新后,西方体育运动透过教育系统进入日本并普及[57],其中以棒球最为发达盛行,始于1936年的日本职业棒球联赛[58]孕育了王贞治、长岛茂雄、铃木一朗等棒球巨星,在日本享有“国球”地位[59]。除了职业棒球之外,由高中生参加的选拔高等学校野球大会(春季甲子园大赛)与全国高等学校野球选手权大会(夏季甲子园大赛)也颇负盛名,全国超过4000所高中当中只有获得各地区冠军的49所学校能够突围而出,在两周的比赛中决出冠军,因此在甲子园登场代表了高中生的“终极荣耀”,甲子园亦被视为日本体育乃至日本精神的一种象征[59]。

  
日本的职业足球联赛成立于1992年,平均每年有30万人次入场观赛[60],而日本也在2002年与韩国共同举办了韩日世界杯。日本国家足球队是亚洲实力最强的足球队之一[61],总计赢得了4次亚洲杯,并连续5届杀入世界杯决赛周,水平与欧洲次级国家看齐[62];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也在2011年女足世界杯决赛取得冠军,成为首支赢得女足世界冠军的亚洲球队[63]。

  
时至今日,西方的高尔夫球[64]、网球、滑雪等运动在日本也颇为流行。

  


  
政治

  
主条目:日本政治

  
日本为君主立宪国,日本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65]。如同世界上多数君主立宪制度一样,天皇于日本只有元首名义,并无政治实权[66]。

  
日本政府的行政机关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法》以及《内阁府设置法》中规定的内阁府、省及其外局,并以内阁总理大臣(首相)为首的“1府12省厅”。2001年实施的“中央省厅再编”机构改革以大部门体制为重点,按照职能优化的原则将原本的1府22省厅精简成为内阁府、总务省、法务省、外务省、财务省、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环境省、防卫省和警察厅的“1府12省厅”体制。经过改革的日本行政机关核心机构数量属主要发达国家中最少[67]。

  
五七桐,日本政府徽章

  
日本古代的法律体制深受中国的中华法系影响,江户时代制定的国家最高法律《公事方御定书》就是建基于其基础之上[68]。 然而自18世纪末期,日本大部分的法律则是在欧洲法系的基础上编写,例如明治政府在1896年通过的民事法则参考了德国的《德国民法典》,此法律至今依然是日本民事法律的骨干[69]。日本最高的法院是最高裁判所,下分三个不同等级的法院[70]。日本的主要法律被统称为《六法》[71]。

  
东京大学博士与那霸润认为日本政经体制来自中国思想,尤其是唐宋时期的色彩,但岛屿地形和中国的大陆型复杂人口组成加众多邻国环境不同,所以演化了些许不同处,其著作《中国化的日本:日中“文明冲突”千年史》(2011)书中提出中华文明与日本文明的不同只在五方面的些许对立。[72]

  
在中华文明:

  
权威与权力一致(皇帝是名义上的权威,也掌握实权)

  
政治与道德一体化(在儒家思想下,政治的正确性与道德的正确性一致)

  
人民地位一贯上升(科举取士使平民百姓可以向社会上层流动)

  
由市场形成流动性(自给自足的农村社会解体,出现自由的工商业者)

  
人际关系网络化(有利讯息流通)

  
在日本文明:

  
权威与权力分离(在古代,权威者如天皇与权力者如幕府将军各有其人;至今在政治经济领域,露面者不掌权,掌实权者居幕后)

  
政治与道德分离(协调利益是政治人物的主要任务,毋须向局外人讲道德理念)

  
人民地位一贯低下(从古至今有能者未必有权力地位;除与那霸润以外,日本谁也不觉得“知识分子地位低下”这事有问题)

  
农村模式静止不变(区域社会牢不可破,抗拒自由竞争带来的社会流动性)

  
人际关系共同体化(某个时点归属于某一个“集体”〔如企业〕的意识,优先于归属于家庭或宗族)

  
与那霸润在书中认为,现代日本的原型在相当程度上从日本战国时代就形成了,江户时代是把那些特征全部继承、深化、定型的时代,明治维新没有改变这些特征,自由民主党与民主党“都是战国大名的后裔”。战国大名的使命不是统一天下,而是保卫领地、保护把自身安危“委托给上面”的民众:战国大名的城堡是“公共建筑”,一旦大名之间发生战争,城堡是大名子民的避难所。至今,日本政治人物为自己的选区建设公共设施是理所当然的事,属于社会共识。福岛核灾后,灾民乖乖到“现代城堡”(小学、体育馆之类)等待救援,井然有序,这其实是大名传统的遗传。

  
日本现行的宪法是于1947年5月3日由当时占领日本的美军草拟,经过日本国会的审议后再由天皇颁行。日本国宪法最重要的三大原则是主权在民、基本人权的尊重以及和平主义,日本政治以这三大原则及其中最基本的、对个人尊严的尊重运行。日本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司法权归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权则由内阁、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分别处理[73]。

  
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日本国会议事堂,左侧为众议院,右侧为参议院。

  
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为国会。日本实施两院制,众议院有480席,参议院有242席。选民为20岁以上的国民[74]。众议院议员任期为四年,但由于众议院可以在任期结束之前中途解散,所以实质上众议院议员任期平均只有两年多[75]。参议院议员任期为6年,每3年改选一半,不能中途解散[76]。

  
语言

  
主条目:日本语言

  
在日本,大部分日本人和在日外国人都通日语,现行的公用语言称为标准语(ひょうじゅんご)或共通语(きょうつうご),以江户山手地区(今东京中心一带)的中流阶层方言为基础[77]。在17世纪前,京都作为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当地的语言曾经是日本的标准语言。但是自从德川幕府统治日本后,江户(即今天的东京)的语言便成为日本的标准语。[78]

  
此外,日本各地也存在不同的方言,主要可分为东日本方言和西日本方言[78],而两者中较具代表性的包括了近畿方言(关西腔)、东北方言和混合了琉球语口音和词汇的冲绳日语等。还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有在琉球群岛地区琉球人使用的琉球语及母语使用者不足100人的阿伊努人语言爱努语[79]。

  
英语是日本国民教育中标准的项目之一,但因日语音标一定会带a、i、u、e、o五个元音音标的特性,与日语中缺乏卷舌音等因素,加上日本人通常直接以假名音译外来词,导致日本人在英语发音上面(尤其是r和l音)普遍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准确[80][81]。

  
料理

  
主条目:日本料理

  
“一汁一菜”:饭、汤以及酱菜

  
传统的日本料理主食是米饭,然后再配上其他菜肴,例如鱼,肉,蔬菜,酱菜,以及汤。料理的名称则是用这些菜肴的数目来命名。最简单的日本餐膳为一汁一菜:“菜”指一碟酱菜(通常是腌黄萝卜);“汁”则指一碗汤,最后加上一碗白饭。传统的日式早餐通常也是味噌汤,米饭,和一碟酱菜(或纳豆)[82]。而最常见的料理为一汁三菜,即汤,米饭、一碟主菜和两碟副菜,当中这三碟菜通常是一碟生鱼片,一碟烤菜,和一碟水煮菜,有的则是蒸菜,炸菜,醋菜,或是淋上酱料的菜,另外附上绿茶和梅干等酱菜[83]。

  
由于日本是海岛型国家,日本人相当喜好海产品,例如鱼,贝类,章鱼,虾蟹类和海草等。日本人在明治时代前有一段颇长的时间除武士在外会进食打猎得来的野兽外并不进食兽肉,直至1872年1月24日,明治天皇宣布废除肉食禁令并亲自食用牛肉,才终结了日本人不常吃兽肉的历史[84][85]。现在的日本料理大多含有兽肉,如牛肉、猪肉和鸡肉等都是日常料理中经常出现的食材。

  
源自中国的面条是日本料理很重要的一部分,当中荞麦面和乌冬面这两种传统的面条比较受欢迎,汤底通常是用鱼类煮成的高汤加入酱油调味以及加上不同种类的蔬菜。另一种很受欢迎的面类是在20世纪早期由中国传入的拉面(日语:ラーメン)。拉面使用的汤底有许多种,比如用鱼类和酱油煮成的高汤,或是猪肉和奶油煮成的高汤。

  
日本饮食文化的其中一项特色是生食,大部分食物如鲔鱼、鲑鱼、河豚、章鱼、牛肉、鸡肉、鸡蛋等都可以生食入菜[86]。日本料理中较为具标志性食物包括寿司、刺身、清酒、便当、纳豆、天妇罗、章鱼烧、竹轮、荞麦面、寿喜烧和牛丼等。

  
和食一向被认为能体现四季的分明[87],因此在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和食—日本人的传统饮食文化”的名称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88]。

  
日本人进食的食具通常是小碗和改造过的筷子(日语:箸)[89]。

  
流行文化

  
主条目:日本流行文化

  
日本的现今流行文化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影响,尤其是对东亚的影响,以电影、电视以及流行曲(J-POP)的影响力最大。另外,日本的科技、电器是世界领先水平,流行时装也影响了不少人的衣着习惯。

  
美少女文化

  
日本人的美少女文化和少女崇拜情结无论是在远东还是在西方都已经是十分知名。

  
日本的美少女文化一是表现在选美比赛的风行。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全国拥有1000多种规模不等、评判标准不一的选美比赛。从区域看,除了全国性的“日本国际小姐”、“日本小姐”和“日本环球小姐”三项顶级选美赛事以外,还有北方的“冰河小姐”、南方的“芙蓉小姐”等。国有国选,县有县选,市有市选,甚至两三百人的小村庄里,还有“最美村姑”评比。从年龄段看,小学里有“甜美小天使”,中学里有“最美少女”,大学里有“校花”,人到中年的家庭主妇亦有“美少妇大赛”。日本最有人气的偶像组合AKB48,就由全国海选出的几百名二十岁左右的青春美少女组成,被誉为“日本第一国民女子天团”。

  
不过,如同现今中国大陆的国家级选美比赛结果常引起网民不满一样[90],日本网民亦认为现今的“日本小姐”长相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严重背离日本年轻一代的审美观[91]。

  
日本的美少女文化的另一表现就是日本时常出现十几岁便出道走红的未成年女星,佐佐木希、渡边麻友、石原里美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火了十数年的“早安少女”,每期成员都是十几岁的女孩;2013年被美国电影情报网站“TC Candler”评为全球最美100人第12位的女星桐谷美玲,早在高中一年级时便已夺得千叶县美少女选美比赛冠军。

  
日本美少女文化的第三点表现,同时也是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独一无二的动漫文化方面。常接触日本ACG文化作品的人,往往会惊异其中的美少女文化,即这类作品中充斥着各种美少女的形象和元素。她们会改头换面,出现在架空、玄幻、情色、打斗、魔法等诸多平台。她们或是作为具有特殊属性或超能力的女主角,在虚拟的时空中尽情冒险,或是作为男主角身边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谋、助手奔前跑后,或是作为情节、画面中引人瞩目的“重要道具”被着意渲染。她们是女学生、女忍者、豪门浮浪子弟、贵族淑女、魔法师,甚至黑帮首脑、国家元首、军队统帅等其他奇怪的身份。御宅族的出现、吸引女性观众欣赏同性之美的百合文化的流行、独特的秋叶原色情产业,也都对这种美少女现象推波助澜。

  
偶像剧这一电视剧类型首先出现于日本与日本的少女漫画脱不了干系,韩国和台湾的不少偶像剧即改编自日本的少女漫画。此外,美国动画《飞天小女警》、大陆的许多网络穿越小说、台湾恶搞漫画《大民国》《中华萌国传》等的人物设定皆可追溯到日本美少女文化的根子,甚至连抗日题材的大陆电视剧《雅典娜女神》也明显的照搬照抄日本某经典动漫中的美少女角色设定。

  
次文化

  
次文化即由小众发起的文化,当中日本ACG(动漫游戏)对世界各地最具影响力。最近几十年,各种语言亦有不少用语受到了日语的影响,包括了“tsunami”(即海啸,世界大多数语言以tsunami标示,日语原文为津波/つなみ tsunami)、卡哇伊(可愛い/かわいい kawaii,“可爱”之意)、暴走族、御宅族(御宅/おたく otaku,但较常使用片假名“オタク”,简写“オタ”表记 )等等,有些已经在社会广泛使用。

  
漫画

  
主条目:日本漫画

  
日本书店的漫画角。漫画大多按出版社和连载杂志划分。

  
高度发展的日本漫画已经成为世界漫画当中具有独特风格以及庞大影响力的流派。

  
日本的漫画读者包括了所有的年龄层[92],因此日本漫画的题材非常广泛。1950年代以后,漫画逐渐成为日本出版业的主要部分[93]。2006年漫画市值更达到4810亿日圆[94]。除了一小部分漫画是彩色的[95] 之外,大多数日本漫画采用黑白印刷[96]。

  
在日本,漫画一般在漫画杂志上连载,毎期漫画杂志都包含多个漫画系列,毎个系列只刊登一个章节,留待下期继续[92][97]。如果某个漫画系列已连载一段时期并且受到读者欢迎,那个系列的漫画章节通常会集结成单行本出版[92][97]。在单行本中可收集多个(与漫画杂志不同,一本单行本仅限于一个漫画系列)。

  
一位日式漫画女角

  
日本拥有大量的漫画读者。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日本设有专门的漫画咖啡厅(漫画喫茶),在那里读者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漫画,许多人还在漫画咖啡厅过夜[98]。

  
日本漫画向海外输出始于1970年代末,并随之向全球扩张,日本漫画也在世界各地越来越普及,不少被各国出版商翻译和发行外文版[99][100]。

  
大多数日式漫画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例如漫画的人物身体和四肢比较接近真人,头和眼睛比较大[101],鼻子和嘴巴比真人小。日式漫画向来不刻意描绘人种特征,有时连性别也难以分辨[102]。另外,日本动漫里的人物性格通常较夸张,但非常注重细节[103]。

  
动画

  
主条目:日本动画

  
日本动画最早开始于1917年[104][105],早期的动画制作人包括了下传凹天、 幸内纯一和北山清太郎,被合称为“日本动画之父”。[106]此后直至1980年代,日本的动画才开始在日本被接纳为主流,制作量随之迅速增长,高达系列作品的制作亦于这个年代开始[107]。日本动画于1990年代及2000年代迎来了它被海外市场接受程度的提升。动画连续剧诸如《新世纪福音战士》和《攻壳机动队》于日本大受欢迎,亦吸引了海外观众的注意。《七龙珠》、《美少女战士》和《神奇宝贝》的周边商品在欧美地区更是抢手货。《神隐少女》于2002年德国柏林影展中得到金熊奖,并在第七十六届奥斯卡电影颁奖典礼中得到“最佳动画长片”一奖项[108]。而《攻壳机动队》亦在2004年戛纳影展上映[109]。

  
日本动画业中较为重要的制作公司包括了东映动画、GAINAX、MADHOUSE、GONZO、日昇动画、BONES和吉卜力工作室等[110]:17。日本大部分的动画制作公司都加入了日本动画协会,而不同制作室在一些较为复杂和造价较高的动画制作项目上也会互相合作,例如由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千与千寻》就邀请了MADHOUSE、GAINAX、Production I.G和云雀工作室等合作伙伴协助制片[110]:17。每部动画大概需要10万至30万美元的制作费[111]。2001年,动画片占据了日本电影市场的7%收入[110]:17,而日本动画的成功也反映在DVD销售上,日本近七成的DVD销售均为动画[110]:17。

  
随着动画市场的迅速扩张,大量动画俱乐部在1990年代成立,并带动了动画展览会的兴起[112]:73。这些展览会主要展示了日本以至世界各国的动漫作品,并包含了cosplay比赛等其他元素[110]:211。另一方面,日本的动漫文化亦创造了不少独特的名称,例如用于指称热衷及博精于ACG的“御宅族”[110]:195。

  
电子游戏

  
电子游戏,亦叫电玩,是动漫的延伸。有别于美国游戏着重操作感,日本游戏更着重游戏细节的表现,小游戏简单易玩,大游戏掺杂极多的小游戏以增加娱乐性,当然也有同时具有日美元素的作品。日本游戏机生产商占了三大游戏机商的两个,包括索尼(SONY)、任天堂,也有已经退出的世嘉(SEGA)。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权威解释
    维基百科:日本文化 
    维基百科:新しき村 
    维基百科:山岸巳代蔵 
    维基百科:幸福会ヤマギシ会 
    百度:日本山岸会 
 
Copyright ◎ 2017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